
而早在微信小程序正式推出之后不久,就曾經有消息傳出,支付寶也正在邀請一些商家與應用開發者參與到自己的小程序的內測當中,而之后支付寶曾將會在四月份和用戶們見面,但是由于調試不斷的出現問題,導致支付寶小程序的上線時間被不斷退后,不過到了今天(8月18日),支付寶小程序終于進入了公測階段,公眾們也終于可以順利的體驗到這個應用了。不過就在支付寶小程序上線的這個大日子里,卻也鬧出了一些不大不小的烏龍,讓人有些哭笑不得。
首先兩個功能都是直接命名為了小程序,此外無論是外觀還是體驗上都與微信小程序有著非常多相似的地方,甚至可以說是根本沒有什么區別,而有“大神”在分析支付寶小程序的時候,在其代碼文檔里甚至還出現了微信小程序開發者的名字,讓人大跌眼鏡。不少網上的“段子手”們也開始紛紛就題發揮,有的網民不禁猜測,是不是支付寶直接就把微信小程序的代碼直接用到了支付寶小程序上。
而在幾天晚些支付寶小程序團隊在知乎上發布了《給微信小程序工程師的致歉信》,在信中也是針對烏龍事件進行了回應,對于出現微信程序工程師名字的原因,支付寶小程序團隊表示是因為直接復制了微信小程序的示例,并且表示相對于微信小程序,支付寶小程序在底層上采用了不同的技術選型。并且表示,示例部分編寫犯下的錯誤,不會再其他領域重現。
剔除掉這些烏龍事件,單純從小程序的功能上說,不少人在小程序剛剛推出的時候,都對這個功能充滿了期待,認為微信正在“搞大事情”,但是,如今在看來這個小程序似乎和人們印象中的應用商店有著很大的不同,如果將其中的這些小程序稱作應用的話,似乎從功能上來說還難堪大任,而且不少用戶在度過了最初的“蜜月期”之后,打開這些小程序的頻率也是急劇減小。究其原因,一種是功能與傳統的應用相比過于簡單,而且目前推出小程序的應用還比較少。另外,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打開小程序的步驟過于繁瑣,遠沒有直接在桌面打開應用這么方便,在生活節奏如此之快的大環境下,用戶們自然會選擇更直接的使用方式。
既然并沒有像如期一樣受到用戶們的熱捧,但是為什么支付寶依然會選擇在小程序這個功能上與微信死磕?在微信與支付寶背后騰訊與阿里巴巴已經可以說是國內互聯網行業當中的超級巨頭了,而且除了自己公司的主營業務之外,其實和許許多多的公司都有著聯系,尤其是新的風口出現之后,兩家公司在投資新領域行業中存在著競爭關系,以最近的共享單車為例,ofo小黃車與摩拜單車就有這兩家公司的投資,而兩家公司的應用也紛紛接入了微信與支付寶。
類似的應用以及公司在兩個陣營當中都有相當的數量,兩家公司雖一家專注于社交領域,而另外一家則在電商領域獨占鰲頭,但是在其他相關領域卻也是競爭無數,小程序作為應用的一種新的載體,現在看起來雖然有些雞肋,但若是能夠將兩個陣營旗下的應用都添加其中,并且將功能完善,那么對于用戶來說,只需要下載一款微信或者支付寶就可以使用其陣營中的所有應用,而且無需再進行認證或者注冊工作,可以大大增加用戶的粘合度,只是現在應用的數量還比較少,并沒有體現出這樣的一種優勢,而從支付寶小程序上線的今天開始,在這個領域,兩家公司之間新一輪的競爭已經正式打響了。